中国文明网主站 | 您好,欢迎来到贵港文明网!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首页 > 文明聚焦 > 正文

贵港市7万多名导师护航百万学生健康成长

时间:2023-06-19 15:55  来源:贵港日报

  近日,课间操时间,市荷城初级中学小文同学来到贵港市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辅导中心,向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陈国超说出自己的烦心事。在心理咨询师的疏导下,小文高兴地回教室听课了。

  据2022年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和心理健康教育监测情况反馈,贵港市2021年度小学生和初中生乐观水平、耐挫性水平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排名广西前列;小学生和初中生患抑郁症倾向、患中度以上焦虑症倾向均低于全国、全区平均水平,患病学生人数占比全区最低。

  “我们要在校园里打造‘安全有教导、思想有引导、学业有辅导、心理有疏导、生活有指导’的导师育人机制。”市委教育工委书记,市教育局党组书记、局长余铖武介绍,近年来,我市构建中小学“校、班、组”三级导师模式,全力打造学校、家庭、社会“亲职教育共同体”,为全市百万学生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建立三支服务团队,夯实健康教育智力支撑

  我市有在校学生100多万人,属于教育大市。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学生教育面临诸多新问题,尤其近年来受新冠疫情、儿童留守、网络游戏等问题的困扰,学生健康成长不容忽视。

  2022年6月,我市探索、推行中小学导师制,即校长是全校学生的总导师,班主任是班级学生的导师,将班级学生分成若干组,每组落实 1 名科任老师担任小组导师;教师与学生建立“导学导育”关系,营造“学生人人有导师”“教师人人是导师”“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的育人环境。

  市荷城初级中学是一所有将近1万名学生的寄宿制学校,学生心理疏导压力不小。该校政教处主任刘玉文介绍,2012年,该校率先建设心理健康辅导室,争取到把市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辅导中心落户该校;与广西师范大学、广西教育学院等组建导师团队,打造一批具有专业素养的心理咨询师。陈国超通过自学考试,获得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资格证,成为学生专业的心理疏导师。目前,全校共有未成年人心理咨询师12人。

  开头说到的小文同学,与好朋友闹矛盾,自小内向、不善交友的他一下子感到孤独和无助。经过陈国超一番疏导,两个好朋友握手言好。学生心理有障碍主动到学校心理健康辅导中心寻求帮助已经成为该校一种常态。

  我市通过建立三支服务团队,极大地夯实学生健康教育智力支撑基础。目前,全市已有校长总导师1044人、班主任导师1.67万人、小组导师4.62万人。

  实施三级施导方式,分类开展学生心理疏导

  “上课,用笔画自己的手,甚至画自己的嘴,不阳光,不自信。”2022年秋季,平南县平南街道中心小学科任老师邓诗敏发现小明同学上课的异样表现。作为小明的导师,邓诗敏马上进行家访。原来,小明的父母离异,自小缺乏关爱的他,性格内向、自卑、敏感,常常失眠。

  “孩子正在向你们求救呢。”邓诗敏与班主任商议后向学校总导师、校长潘燕飞报告,校长马上约上小明的父亲面谈,提出心理治疗和家庭教育建议。由于干预及时,小明在父亲的陪伴下看了心理医生,按医生要求服药,积极治疗,如今情况已经有了很大改善。

  小明的故事是我市实施三级施导方式的一个案例。

  在我市,初级施导采取“一师多生”模式,将导师划分到班组,每个小组导师匹配服务10至15名学生;中级施导采用“多师多生”模式,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等重点关注对象进行全维度导护;高级施导采取“首席导师”模式,对特殊需求学生群体开展私人定制心理疏导。

  “同伴之间可以互相治愈。”在实施三级施导过程中,港北高中班主任、心理辅导老师黄舒婷对心理有障碍的学生提出自己的看法。她认为,作为导师,着力点可放在把班风搞好,让学生有归属感;对于个别心理障碍学生可以通过其他同学,以“无意”办法来帮助,实现同学之间相互治愈。

  2022年,全市共导护重点关注学生约7.8万人(次),疏导干预心理危机学生1900余人,收到良好效果。

  构建三方共育体系,打造贴心培育服务平台

  2022年4月的一天,荷城义工协会义工李佩瑜路过一个小区,发现很多人在围观。进去一看,不得了,一个女孩子站在高高的楼上,经过警察长时间的规劝,小女孩终于被救下来。

  这个女孩叫小海,9岁,是我市一所小学4年级学生,因为家庭变故,自己跟随姑姑一家人生活。由于跟同学和姑姑的孩子相处不来,小海感觉自己被抛弃。

  了解到小海的情况后,荷城义工协会会长韦雪明与专业心理咨询师梁恩凡等组成服务团队,帮助小海重新树立生活的信心。他们通过做游戏,让小海知道平时同学撞自己一下并不是故意的;教她处理人际关系的技巧……几个月后,小海开始用义工教的办法在小区、学校交到朋友,逐渐活泼起来,大家开始听到小海的笑声。

  根据小海的意愿,义工帮助小海更换了监护人。去年底,小海已经跟随监护人阿姨到北海市读书。最近,荷城义工协会义工电话回访,电话那头,小海笑声清脆,像回到大海的鱼儿,重获新生。

  小海的故事是我市“守护阳光少年”防校园欺凌服务项目的一个案例,也是我市构建三方共育体系、打造贴心培育服务平台的一个缩影。

  “孩子的教育绝不是学校和家庭单方面问题,必须全社会都来关注、参与和支持。”余铖武表示。我市积极探索校、家、社“全程协同育人”路径,组建导师志愿者服务团队,由厅级、处级领导组成思政课队伍,定期到学校上思政课。企事业单位管理专家、社科理论界专家、行业先进模范、家长和社会人士构成志愿者服务团队,为全市师生和家长提供科学有效的辅导服务。目前,我市有社会志愿者导师1.1万人。(文中小文、小明、小海均为化名)(记者 张思)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文明聚焦
文明动态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