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明网主站 | 您好,欢迎来到贵港文明网!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首页 > 文明聚焦 > 正文

有一种幸福,叫“回家过年”

时间:2024-02-18 10:53  来源:贵港日报

  回家过年,这个自带温度的词语,拨动着多少外出游子之心。这个春节,天南海北的贵港游子不远千里踏上归途,只为赶上除夕夜的那顿团圆饭。 

  近日,记者采访我市多名返乡游子,他们中有跨越8000多公里回家过年的留学生、有冒着严寒自驾6小时返乡的一家五口、有偷偷提前回家的“00后”…… 

   

  ▲2月7日,贵港日报社摄影志愿者免费为市民拍摄全家福照片,记录家庭温馨瞬间。(首席摄影记者张庆杰摄) 

  为什么要回家过年?他们的故事就是最好的答案。 

   

  ▲贵港火车站出站口,市民欢欢喜喜返乡过年。(记者黄远会摄) 

  回家,是最好的礼物 

  “回国啦,今年终于能回家过一个团圆年,真的太开心了!”2月1日,家住港北区棉新街的李福才激动地说。这是他时隔4年后,第一次回家过年。 

  李福才目前在波兰肖邦音乐大学攻读博士学位。谈及多年未能回家过年的原因,李福才满是无奈:“首要的顾虑就是高昂的机票费用,有时候往返一趟就要花费好几万元;其次是新冠疫情,时不时的航班熔断和漫长的落地隔离时间,始终未能成行。” 

  李福才告诉记者,为了这次久违的团圆,他早在一个月前便列出购物清单,给家里人准备新年礼物——给爸妈买风湿贴,给姐姐买巧克力,给外甥买维生素,给家里买红酒……在采访过程中,李福才的姐姐表示,回来团聚,就是今年收到的最好礼物。 

  “说真的,走进家门,躺在自己熟悉的床上,我仍觉得有点不真实,感觉像做梦一样!”说起回家的感受,李福才非常激动,“国内的变化太大了,到处是新建的高楼、新修的道路,印象最深的就是贵港的街道变得非常干净,交通也越来越便捷。” 

  李福才说:“虽然现在网络发达,大家随时可以通电话、视频连线,但是这些都替代不了现实中的一个紧紧握手、一次热烈拥抱。这次回家我准备住久一些,好好和家人聚一聚,元宵节后再返回波兰继续完成学业。” 

   

  ▲市民秋悦提前返乡给妈妈庆祝生日。(记者罗英摄) 

  有钱没钱,回家过年。这是流淌在中国人血液里的永恒主题。 

  家住覃塘区覃塘街道的“00后”女孩秋悦在社交媒体上晒出今年第一张全家福,画面非常温馨。拍摄下这温馨一幕的秋悦小姨说:“只知道孩子要回来,但是不知道具体的日期,没想到这孩子竟然提前买票回来,简直太惊喜了!” 

  秋悦在浙江省杭州市从事新媒体工作。2月1日是她妈妈的生日,为了给妈妈制造惊喜,她悄悄提前买票回家。当天晚上10时,秋悦提着生日蛋糕和礼物敲开家门,妈妈开门的一瞬间,先是愣住了,醒悟过来后一把抱住女儿,激动得不停地拍打着她。 

  “这一抱、一搂,胜过千言万语。”秋悦说,离开家已经一年多了,一路上紧张和兴奋在心中不断交织着。“拥抱的那一刻,什么都值了!”秋悦感慨。 

  “两轮”变“四轮”,回家路变得更温馨 

  2月2日凌晨3时许,恰逢寒潮来袭,天气阴冷潮湿。在324国道覃塘区覃塘街道一家加油站里,林勇一家五口吃着泡面,谈笑中显得激动和兴奋。 

  林勇家住覃塘区蒙公镇,今年回家过年是驾驶自己家的小轿车回来,6小时行驶500多公里。为了不打扰家里的亲人休息,他们一家选择在加油站稍作休整,等天亮再返回家中。 

  今年49岁的林勇属于打工一族。1992年,在广东省中山市小榄镇务工的他因为火车票不好买、也为了省钱,只好驾驶摩托车返乡。林勇回忆:“刚好遇到下雨天,又冷又饿,路又滑,路上车又爆胎,推车修车 ,感觉太累了!” 

  2007年,林勇的大女儿出生了。“那一年,觉得天气太冷了,骑摩托车又慢又危险,和妻子商量后,我们决定乘坐大巴返乡。”没到放假,他们一家便带上大包小包的行李和早已准备好的年货,乘坐大巴返乡。那次的归途变得漫长而颠簸,早早出发,深夜才到家,到家后已是一身的疲惫。 

  这几年收入增加了,老家也通了水泥路,夫妻俩买了一辆小轿车。有了小轿车,林勇今年决定自驾回家。回忆起这个“冲动”的决定,林勇一脸羞涩地说:“公司刚一宣布放假,根本压抑不住激动的心情,马上收拾行李回家了。” 

  “什么时候回来呀?” 

  “什么也别买,你回来就行。” 

  “到哪啦?” 

  “不着急,等你们回来吃饭!” 

  …… 

  中途休息时,林勇打开手机看微信,发现有几十条消息弹出,看着家族群里一条条的消息,林勇的眼泪一下就涌了出来。 

  “以前骑车要10多个小时,如今五六个小时便可到家,当然高兴啦!”谈及今年返乡的感受,林勇满脸喜悦。从“两轮”到“四轮”,林勇的回家之路不再漫长,而是变得温馨和幸福。 

   

  ▲林勇一家人自驾回家的路上。(受访者供图) 

  林勇一家人的故事只是我市外出务工返乡过年的一个缩影。近年来,我市人民群众生活水平像芝麻开花节节高。当年的返乡摩托车大军,如今或变成自驾游一族,或乘坐便捷高效的高铁、动车返乡,中国人的年味更浓,幸福感也更强了。 

  坚守,是春节最美的风景线 

  “我也想缓一缓,可职业不允许啊!”2月9日上午,趁着坐诊间隙,杨燕嫣接受记者的采访,“别的小病小痛可以忍一忍,等过了年再说。可生孩子这事不能忍,说来就来。” 

  杨燕嫣是市人民医院产科副主任,20多年来,已习惯这种快节奏、高强度的工作。杨燕嫣告诉记者,春节期间还赶着来医院的大多比较急,或者有异常情况。印象最深的是一次跨年夜值班,她接到一个危重症孕妇,经超声证实胎位异常,胎儿随时有窒息的危险。经过一个多小时抢救,新生儿顺利娩出,母女平安。 

   

  ▲市人民医院产科副主任杨燕嫣抱着新生儿。(记者黄远会摄) 

  “我们与过节无缘,因为选择了当医生,就选择了奉献。”杨燕嫣说,“每个人都想在这个特别时刻与家人团聚,可我们必须坚守岗位。每当看到孕产妇和宝宝安全,看到他们家人洋溢的幸福笑容时,我就觉得一切都是值得的。” 

  和杨燕嫣一样,在沸腾的大藤峡,也有一些人为了万家灯火坚守岗位。 

  除夕当天,大藤峡水利枢纽工程项目现场,机器的轰鸣声冲淡了建设者的“乡愁”。作为国务院172项节水供水重大水利工程之一、国家水网重要骨干工程,这里的建设承载着重要的使命和责任。 

  “春节期间用电量大,大藤峡水利枢纽工程发电任务重,为确保大藤峡水轮发电机安全、稳定运行,必须保证渗漏井排水设备的正常抽排,从而为春节期间千家万户团圆保证好电力供应。”中国水利水电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大藤峡机电安装项目部总工程师陶钻说。 

  陶钻家乡在湖南益阳,因为项目建设的原因,他已经5年没有回家过年。正是有许许多多坚守在项目施工现场的建设者,去年大藤峡水利枢纽工程取得令人瞩目的成绩。陶钻自豪地介绍,2023年9月,大藤峡水利枢纽最后一台机组正式投产发电,标志着大藤峡水利枢纽主体工程全面完工,比国家批复的建设工期提前4个月。去年大藤峡船闸全年安全、稳定、高效运行,实现零事故、零碍航,累计通过船舶3.7万艘(次)、过闸核载量9627万吨、过闸货物量4082万吨,通航数据创历史新高;在西江来水持续偏枯情况下,在确保枢纽、库区和下游供水安全的前提下,成功将水库蓄至61米正常蓄水位,大藤峡工程年发电量超40亿千瓦时。 

  “今年是大藤峡水利枢纽工程水轮发电机组全部实现投产的一年,安全和稳定运行至关重要,我们留守值班责任重大。”在春节来临之际,陶钻最想对家人说的一句话是:“感谢你们对我工作的理解和支持,明年我一定抽时间回去看望你们。” (记者  罗英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文明聚焦
文明动态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