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明网主站 | 您好,欢迎来到贵港文明网!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首页 > 文明动态 > 正文

【老徐茶座】加强定量包装商品监管

时间:2023-07-11 11:01  来源:贵港日报

  主持人语:对定量包装商品“缺斤短两”的现象,监管部门应当“锱铢必较”。要强化宣传,提升生产企业、商家以及平台的法律遵从度;要加强惩治力度,加大对定量包装商品生产企业和经营单位的监督抽查频次,发现一起,严处一起;要畅通投诉举报渠道,鼓励消费者多点较真精神,一旦发现问题,及时向监管部门投诉举报,形成齐抓共管的良好氛围。

  “标注150个,收货一数只有86个。”近日,北京市民李女士在社交平台吐槽称,她无意间用“数垃圾袋打发时间”,却发现了“货不对板”的秘密,商家宣称150个垃圾袋,实际到手缩水近一半。李女士的经历并非个例,不少消费者在购买定量包装商品时都遇到过类似问题。(据7月6日《法治日报》报道)

  在购买垃圾袋、棉签、抽纸等定量包装商品后,少有消费者会较真地“数一数”定的量是否与包装上标注的一致。毕竟这是费时费力且“性价比”不高的事情,如果不是为了“打发时间”,李女士估计也很难发现购买的垃圾袋“货不对板”,甚至缩水近一半。

  消费者对定量包装商品的量缺乏足够的重视,一是出于对厂家商家的信任,二是要验证定量是否准确往往比较繁琐。可当定量包装商品缺斤短两问题频频被曝出,消费者的信任屡屡被辜负,难道真要每次都用人工数一数这种最原始的手段来防止自己的正当权益被侵害吗?

  定量包装商品数量、重量存在一定的误差可以理解,毕竟再精密的计数、计量工具也难免有偏差,更何况一些商品还是人工包装,因而《定量包装商品计量监督管理办法》等规定也允许定量包装商品有些微“斤两不足”。可当些微“斤两不足”变成缩水近一半,缺斤少两屡见不鲜,那显然就不能用误差、偏差来掩饰部分厂家商家的不当牟利行为了。

  定量包装商品缺斤短两当然不会都像李女士所遭遇的缩水近一半,多数会控制在消费者不易察觉的范围内以降低风险。单件商品看似消费者实际损失不大,可损失再小也是对消费者知情权、平等交易及经济利益的侵害,更何况考虑到巨大的销售数量,厂家商家不当获利往往也是十分可观的。而即便真有消费者较真数一数、称一称,商家也多是补偿差价了事,很少会被追究责任,这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定量包装商品缺斤短两现象。

  要治理定量包装商品缺斤短两乱象,当然也需要消费者有较真的精神,可消费者的数一数、称一称显然只是治标之策,要想治本还得从监管上下真功夫。一方面加大对定量包装商品的检查抽查力度,对误差率超出规定范围的商品及时作出下架、禁止销售的处理,对抽检不合格的厂家商家及时通报,提醒消费者避免踩坑。另一方面则是要提高主观缺斤短两的违法成本,对于被查实的行为,厂家商家除了要向消费者支付惩罚性赔偿外,管理部门还应依法追究其相关责任。只有这样,定量包装商品的生产厂家、销售商家才会减少主观故意蒙骗消费者的行径,并在生产、包装、定量复核等环节减少误差偏差,确保商品足数足量。

  定量包装商品足数足量,事关市场诚信,事关消费者的正当权益,任何在量上做手脚的缺斤短两行为都不应该被无视与纵容,只有监督管理全面较真,消费者才能真正安心。(夏熊飞)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文明聚焦
文明动态
相关文章